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十年·这里】城里的月光能否把梦照亮

管昕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2022-08-29


2016的大门已经打开,站立在一个常变常新的时代,我们关注今天的生活,更憧憬未来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,父母如何养老,孩子怎么上学,房价是涨是跌,看病会容易一些吗,空气会好一点吗,同一座城市的你我能够平等的生活吗?


中国之声从2013年起推出了大型记录报道《十年,这里》,连续十年,用话筒聚焦10个中国地点,记录这些地方每年的变化,记录这些地方的人们每年的喜怒哀乐,从细节处展开微观中国的生动图景。


今年是《十年,这里》记录的第三年,从元月1日起的十天里,我们一起分享时代变迁,一起倾听中国样本。


从2013年开始,我们持续关注了深圳罗湖最大的城中村:黄贝岭里的异乡人,对城市社保的期待。今年,我们将视角转换到这里正在进行的城中村改造。刚刚过去的这一年,我国各地城中村改造加速。不少都市村庄,经过“华丽转身”,由往日脏乱差变身今日“白富美”,成为当地繁华的商业区。黄贝岭也因为城中村改造悄然发生着变化。


△改造中的黄贝岭村南大门


这里是罗湖最大的城中村,原住民仅有1100多人,而外来人口最多却高达7万多人,其中多为四川达州籍务工人员。根据未来规划,这里将成为罗湖重要的商圈,座座城市综合体正拔地而起。随着城中村改造的推进,不少外地人迫于房租压力,不得不搬离这里,另处栖身。作为外地人,他们怎么看这里的村庄改造?未来,他们能否融入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?


今天的《十年·这里》,我们走进黄贝岭村


黄贝岭村村南头,几座高层建筑已近竣工。过不多久,这里就会成为高档时尚的城市综合体。外地人杨唐(化名),在这里打工生活了近20年。在他眼里,旧村改造的确让黄贝岭变得越来越高大上了。


杨唐:“以前不是很好,还有哪些吸毒的,这里面巷子多,就有抢啊,偷啊,那些人都有。现在改建就好很多了。”


环境好了,房租也一再攀升。旧村改造的几年间,来自房租的压力,是外地人感受最为强烈的。不少初来乍到的年轻打工者,觉得黄贝岭的房租越来越有些吃不消。


打工者:“现在租房子都租不起,太贵了,现在一房一厅的话,都要1500元。每一年都要涨,不定期的涨。”


△黄贝岭的城市综合体已近竣工


而对于老租客也有类似的担忧。2015年,是陈雪梅(化名)来到黄贝岭的第15个年头,迫于房租上涨的压力,她不得不考虑是否要离开这里。


陈雪梅:“房租增长的很快,没有拆房子的时候,我们租的小单间,一个月150元,现在得1500元,150元也就是5年前的事。”


15年前,陈雪梅和同乡从四川达州来到深圳打工,一直就没离开过黄贝岭。她的老公随她而来,靠着做装修的手艺,在这里打了十多年的零工。这里是他们在深圳打拼的依靠,也正是这里比较低的房租,让他们有足够的盈余,供养两个儿子长大。


陈雪梅和丈夫蜗居在一处不足20平米的出租屋里,一室一厅,虽说紧凑,但他们住着还算满足,只是房租占到收入的比例,越来越大。


陈雪梅:“我在远东医院做护工,我们工资底薪只有2080元,正常的有5天休息,那几天不休息,就有加班工资,加起来有3000块。”


△黄贝岭村尚未改造的“拉手楼”房租一涨再涨


房租压力越来越大,是回老家还是留下继续打拼?陈雪梅和丈夫老鲁有了争议。


陈雪梅工作的医院为她交社保,可以用公积金贷款,为长远打算,陈雪梅想在深圳买房安家。


陈雪梅:“我就想有个地方住,买个小房子,一家人能住,不想年年租房子,但是想是这样想,也没有那么多钱。对那时候说,50万就觉得很贵,现在1百万我也觉得很高。说不定,几年过后一百万又不多,现在就想抓钱买个小房子,他就不敢想。”


老鲁打零工,走街串户,但每月收入高些,有时运气好,月收入拿到七八千也是常有的事。在有着几万一平房价的深圳置业,老鲁却不敢多想。


老鲁:“叶落归根,肯定是要回家乡。作为打工的,无论如何是买不起房子的。现在就是300块一天(工资),几百万买栋房子也是天文数字。”


这样的纠结困扰着不少像陈雪梅这样的异乡人。买房、落户,对深圳这座包容较强的一线城市来说,只要肯打拼,是有一定途径实现的。但在陈雪梅看来,落户政策大多是留给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,对他们这样的低等收入打工者,门槛太高,积分落户仍是天方夜谭。达州老乡邱兴堂说:


邱兴堂:“城市要发展,我们肯定是阻挡不了的。我们必须要服从这个城市的发展规律,它通过一个市场的形式,就把你赶到城市的外围了。”


租金的上涨困扰了大多数的租房客,并使得不少租客逐步搬离黄贝岭,从而平抑租金上涨的压力。中心区域的高租金倒逼租客向深圳的关外转移,而租房热点区域也呈现外扩趋势。


黄贝岭正在失去其城市廉租房的功能。不少外地人,难舍黄贝岭,又难觅第三故乡。


邱兴堂:“我们老乡希望切实感受到,这个社会发展的同时,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?我们到深圳来了以后,基本上全部贡献给了这个城市,应该给我们一些回馈。”


“来了就是深圳人”,这一城市形象口号背后的含义,未来几年,能否让更多异乡人真切的感受到?他们的生活现实,是否会借助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大势,有更多的改变?明年此时,我们继续记录这里。


记者:管昕




记者手记:


在深圳,随便问一个四川达州籍老乡:你住在哪?对方十有八九答:黄贝岭。走在黄贝岭,大街小巷随处可闻操着一口川音的老乡。这里,是他们的第二故乡。但近几年的城中村改造,让不少这里的异乡人,不得不踏上寻找第三故乡的征途。


很多异乡人开始纠结,是回老家还是继续在深圳打拼。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,“买不起深圳的房,又舍不得老家的地”,即使在深圳呆了十多年,对这里也很难有归属感。对于黄贝岭的改造,大多异乡人都意识到,这是大势所趋,他们也早做好了心理准备,只不过他们需要到城市更远的地方,寻找蜗居处。


城中村改造,如何更好地安排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底层异乡人?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顶层设计,已经完成并正在完善。中央正在着手解决城市二元结构问题,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。我们应该相信,城市的月光会照亮更多异乡人的梦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